Loading...
生命終點的盼望

香港聖公會恩慈長者之家院長姚麗珊與院友閒談,了解他們的近況和需要。

 

 文:馮婉儀

        古倫神父在其著作《生命終點的盼望》中表示,「上帝給我們一個最大的恩典就是,我們可以規劃如何面對死亡」。但當至親至愛悄然離世時,相信沒幾人能夠坦然面對。作為專業社工,先後任職香港聖公會小學輔導服務處(下稱「小輔」)和香港聖公會恩慈長者之家(下稱「恩慈」)的姚麗珊(Iddy),就曾陪伴學生、老師、長者、同工和服務對象的家屬等人,克服失去所愛的悲傷,把無盡的思念化成力量,並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感恩,期盼彼此有日能在天家再聚,在別離的傷痛中找到希望。

        「小輔」的服務對象是小學生,大都是活力十足的小豆芽,Iddy形容那本應是充滿Hope(希望)的地方,不過工作期間,亦曾遇過危機事故。她憶述,一位小三學生與同學嬉戲時,頭部不小心撞到書枱後不適送院,豈料留醫數日後便因急性腦膜炎離世。醫生解釋死亡原因可能是撞擊後誘發隱疾發病而造成,可是同伴依然感到非常自責,意外喪子的父母更難以接受這事實,日夕相處的老師、學生,以至駐校社工都很難過。

作為督導主任的Iddy即與同工在短時間內協助處理各個群體的情緒困擾,就連已不再是「學生家長」的母親都得到「小輔」的持續支援。「(當事人)媽媽的情緒差不多要兩年時間才穩定下來,因為當時她完全不能接受失去唯一的兒子這事實,傷心得不願離開家門。我們除安排她約見臨床心理學家接受輔導外,又以歸還兒子的書簿等遺物為理由,邀請她到學校面談;社工同事並提議家長參加廖啟智和陳敏兒夫婦的佈道會,同是過來人的陳敏兒最後與她相擁而哭,流出的眼淚大大幫助了這位母親抒發哀傷的情緒。」

        死別離,此生不再相見,誰能不難過?但生老病死,誰又能幸免?惟無論如何,我們對逝者的愛都不會因此而被奪走,而面對有限的生命時,或許這會是學習珍惜所有的好機會。

        Iddy2011年中轉任「恩慈」的院長,服務對象變成一班「老友記」,自入職至今,已先後送別十多位離世院友,訪問當日和前一天,她都要到殯儀館送別院友──可以說,全新的工作崗位令她與死亡更為靠近。Iddy坦言,面對隨時離開的院友,最初的一、兩月都會有難受的感覺,唯有以祈禱和閱讀屬靈書籍,如《遇見心靈365──古倫神父的每日靈修陪伴》,讓自己得到平安和啟示。例如到醫院探望院友時,她發覺很多家屬都不懂得與自己的親人「接觸」,以為抽時間探訪、餵飯、抹身,就已經足夠;於是她主動示範用手霜替「老友記」輕揉手肘和膝頭,利用觸覺刺激他們的反應,即使對方因病可能已不再認得自己,這份暖暖的關懷,他們仍是會甘之如飴的。

         Iddy還很記得入職不久後,有位患有腦退化症(前稱「老人癡呆症」)的婆婆因不肯進食而被送入院,似是接近末期的狀況。「當時正臨近中秋節,院舍收到轉贈的迷你月餅,我和同工便帶備湯水和月餅探望,怎知婆婆居然回答:『月餅?食呀!』於是一啖餅、一啖湯的吃了大半個。難得瘦弱的她肯再吃東西,往後幾天我們都送了湯和月餅去,就連醫院護士餵糊餐時,都會哄說:『食月餅啦!』」如此這般,婆婆留醫個多月後終於可以返回院舍生活,還長胖了一點點,我們可以趁着往後的一、兩年,向十分痛惜婆婆的孫女提供善別輔導,例如為婆婆製作自傳、了解她對臨終安排的意願等,讓孫女有足夠時間面對至親終會離開自己的一日。」

        不說不知,原來孫女一直很惱自己的媽媽和一眾姨舅從不理會住在院舍的婆婆,所以當她最後一次入院時,孫女都沒有知會父母和親戚;當她彌留之際,孫女最先通知的也是「恩慈」。在同工的勸解下,孫女終於聯絡了家人,他們亦有前來送別,而救主堂的牧師也有來為這位老教友祈禱;當婆婆離世後,本來意見不同的親屬都同意以其遺願籌辦葬禮。Iddy說:「在安息禮上,原本由我負責讀經,但孫女表示想讀,於是她一邊哭、一邊讀經,以經文和淚水送別心愛的婆婆。」儘管傷心難過,孫女總算有機會回顧與至親在生時共度的快樂時光,這份回憶和愛並沒有因為死別而消失的,而憑藉信仰,相信大家有日家能在天家再享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