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價值是力量的來源

王力克校長喜歡閱讀,熱衷與人分享生命,因而踏上教育路。

 

文:馮婉儀

在拉丁文中,價值「virtus」一字含有「力量的泉源」的意思。德國靈修大師古倫神父就認為,價值並不只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更是賦予我們力量的泉源,可謂非常重要。學校既是培養學生良好價值觀的地方,作為領導者的校長又可以怎樣堅守價值,並帶領整個教學團隊,把價值的種子栽種在學生心中,然後發芽、茁壯成長?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下稱「白約翰」)的王力克校長是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的資深教友,他自言喜愛閱讀、學習,熱衷教學及與人分享生命,因而投身教育界達22年之久。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後,王校長有意繼續進修及投身神學教育,服事教會;但因緣際會下,他還是留在中學教育的崗位,更被揀選擔任「白約翰」的校長──正是他初出茅廬時第一間任教的學校!

        十多年後「重回舊地」,王力克校長的身份、角色已不再是昔日的生物科老師,而是領導學校向前發展的決策者,不禁令他重新思索何謂基督教教育?生命追求的又是什麼?他表示,家長讓子女入學讀書,無非希望他們「健康成長、學習成功」,但怎樣才能達到這目標?王校長便訂了一個「4Is」框架,期望學生可以按步就班,透過學校教育最終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一)I Can: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變,可以做得更好。

(二)I Do:透過「服務」(Serve)、「學習」(Learn)和「遊戲」(Play),即SLP三個途徑來發揮才能,從而體現「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培養終身學習的態度及平衡的生活,活出豐盛人生,印證本身的能力所在。

(三)I Will:因應自我實踐的認識,為自己的將來作出規劃,繼而不斷自我提升,為夢想而奮鬥。

(四)I Am:透過以上認信(I can)、實踐(I do)及規劃(I will)的良性循環,建立「好好」(讀「嗜好」)的價值觀,活出自己在地上的角色,並期望最後能夠找到自己、找到上帝(按聖經的原文解讀,上帝的名字就是‘I AM’)。

        那麼,仍是青蔥幼苗的學生該如何找到自己?王校長認為重點在於「關係」二字:「人是獨立個體,但也是“social being”(社群個體)。純粹單獨一個人是無法培育成為「互相尊重、共同問責、彼此相愛」的社群個體;反之,我們必須與人連結,才能在群體互動中認清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從而在人際關係中呈現出本身的價值所在。」王校長認為價值教育不能空談,所以回歸「白約翰」後,他就致力革新課程,修訂學校上課時間表,在初中推動「朋輩互導計劃」(Peer Coaching Scheme),為學生創造「彼此建立」的學習連結,透過真實的群體互動關係,發揮小組動力(group dynamics),實實在在地建立「好好」的價值觀。

        在這計劃中,中一、二級每班分為六組,每組五至六人,其中二人擔任組長和副組長,按各科所需帶領組員實行小組學習,鼓勵同學之間互相砥礪。學校並為所有新任組長和副組長提供為期一年的領袖培訓課程,培育他們的領導才能;各組組長和副組長還會在上、下學期對調崗位,以學習擔當領導者和跟隨者的角色。學校更新增了第九節課,逢周一、三、五的最後一堂由中三、四的學長支援中一、二的學弟妹做功課、溫習和備課,從小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

        王校長解釋,「白約翰」過往跟很多受歡迎的學校一樣奉行「精英教育」,即是成績好的入讀「精英班」,稍遜的被編進「補底班」(remedial class),但後者個個「海軍鬥水兵」,同學即使遇有學習難題,班內亦欠缺請教的對象,很多時成績難以有所提升。故他上任後,在獲得持分者的諒解與支持下,安排黃美意副校長擔任計劃的統籌工作,並藉老師們的鼎力協助,大膽地將原來的精英制改為均衡式教育,通過種種規劃,令有需要的學生可以適時向其他組員、副組長、組長和學長求教,同時促進同儕之間的連繫和互助精神,從中塑造「好好」的價值觀,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

        當年作為新任校長,上任後需要推行適切、適時及適度的變革,但需扭轉學生家長對「精英班」趨之若騖的迷思,改變教職員習以為常的編班制度,難免引起焦慮與疑竇。「全校只有六十多位教師,卻有千多個學生,學習遇上問題時,最有效的支援莫過於身邊的同學。學生之間若能連繫起來,學會互相支持,學生問題自然減少,教學工作亦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王校長笑言,計劃推行兩年以來,以往屬尾末一群的學生的成績明顯地超越歷屆精英制下的同一批學生,整體學生平均分達七十多分,合格率更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問卷回應及個別訪談中,同學與家長均對朋輩互導計劃表示滿意,證明革新的初步成效獲得肯定。

        畢竟,要在有限的資源下進行改革,令學生和學校有更全面的發展,王校長指當中定必有所取捨,但只要令家長和教師明白大家皆以學生的福祉為目標,最後成果又有目共睹,總算不枉當初所下的一番功夫。「『第一』只有一個,但個個學生都有機會升讀大學,這不是更好嗎?」古倫神父亦在著作《價值領導.勇敢決策》中表示:「要做決定的人需要有自信。他必須相信自己的價值不取決於別人的批評。」(97頁)「我們需要信任上帝,信任他會祝福我們的決定,信任我們的決定能為自己及他人發展成祝福。」(92頁)由此可見,王校長沒有輕易被批評所動搖,價值反給予他力量在校內進行變革,創造價值,為學生帶來祝福。